共享经济平台助力个人“双创”引爆新热点 | 中欧-博尔捷招聘指数2017年下半年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 2017-12-08 01:34:02     关注: 1514

 
  编者按

 

2017下半年预期招聘需求总体下滑,京沪地区高端人才受青睐,共享经济催生金领兼职潮。

 

 

 

文 / 博尔捷人才研究院 、《中欧商业评论》
 

2017下半年预期招聘需求呈现下降

 

2017年下半年度“中欧-博尔捷招聘指数”显示,全国综合招聘指数为+1.2%,较2017年上半年需求有下降。与2016年下半年以来招聘指数走势不同,2017年下半年预期招聘指数一改以往上行走势,整体招聘走势转降,与2016年(+1.19%)相比,同比上升了0.84%。(见图 1)

2017年下半年度预期招聘指数出现上述变化,与国家大力推进共享经济、创新创业,改进政府服务,推进国内经济转型及产业升级等多重影响有关。从区域来看,全国四大区域的预期招聘需求均出现增长缓慢上升趋势,招聘指数依次为:长三角(+1.31%)、珠三角(+1.22%)、西南(+1.14%)、环渤海(+1.15%)。

 

 

本次研究选择国内11个样本城市中,北京、上海预期招聘指数位居前列,其它城市需求各有高低。

 

从行业类型来看,下半年度13个行业预期招聘指数均显示增长。其中:物流快递、IT互联网、教育招聘需求最旺,批发零售及人才服务行业招聘需求最低。与上半年度相比,13个行业环比均出现下降;与去年同期相比,各行业需求均有增加,物流行业招聘需求增长最大,增幅超过11.25%。

 

从员工类型来看,下半年度11大城市金领、白领、蓝灰领预期招聘指数均显示有所降低。与去年同期相比,各大城市中金领、白领、蓝灰领的招聘需求均下降;与上半年相比,各大城市环比增幅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从企业性质来看,上半年度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预期招聘指数均有所下降。与去年同期相比,除民营企业招聘需求上升外,国有企业、外资企业预期招聘需求增幅均有下降;与上半年度相比,预期招聘需求环比增幅呈下降趋势。从企业用人规模分析,下半年度不同规模企业预期招聘指数及环比均呈下降趋势且降幅较大。
 

 

 

房地产行业招聘需求突显下降

 

下半年度各行业招聘指数总体保持增长,招聘需求增幅明显下降。在13大行业中招聘需求增长最高的行业为物流、IT及互联网和文创传媒,预期增幅分别为1.78%、1.70%、1.54%。以往长期位居前列的房地产行业风光不在;现代制造、人才服务、批发零售业预期招聘指数靠后。

 

与去年同期相比,7个行业的预期招聘需求呈增势,增幅平缓,其中物流、汽车业增幅最高;其中房地产行业需求增幅下降最为明显,同比降幅达6.96%。与上半年相比, 13个行业招聘需求环比出现下降,人才服务、汽车业、物流业下降最大,降幅最大达46.85%。 

 

综合同比、环比数据,房地产行业招聘需求双双下降,环比降幅明显。数据显示房地产行业经过持续多年的稳定增长发展、在国家、地区宏观政策的影响下,该行业面临严峻的调整局面。物流行业业成为预期招聘需求增长较高的行业。成为下半年度招聘需求增长的最大亮点。(见图2)。

 

 

 

行业招聘需求金领员工增幅明显

 

下半年度13大行业不同层次员工的招聘指数显示:金领、白领、蓝灰领预期招聘指数均显示增长,与上年同期、上半年相比,各行业同比、环比增减不一。从整体需求来看,物流、教育、IT互联网等行业不同员工需求靠前。白领员工预期招聘指数最高,蓝灰领员工其次,金领员工预期招聘需求较低。金领方面,教育、IT及互联网、金融行业预期招聘指数靠前,分别为0.74%、0.91%和0.68%;白领方面,IT互联网招聘指数以1.4%领先各行业。蓝灰领方面,物流、汽车和IT互联网预期表现最好,招聘指数分别为1.34%、1.18%和1.08%。新能源业尽管招聘需求强劲,因受增长基数低影响,整体预期招聘指数仍然处于靠后位置。(见图3)

 

行业金领员工招聘指数同比、环比情况为:与上年同期相比,预期招聘需求显示有12个行业均降幅,其中降幅最大的行业有文创传媒行业和人才服务行业,降幅分别为70.97%和55.84%;新能源行业招聘需求略有上浮。与上半年相比,人才服务行业环比降幅72.36%,降幅最大;除批发零售业金领招聘需求降幅最低外,其余的金融、电子信息、物流快递等11个大行业环比均有明显降幅。

 

行业白领员工招聘指数同比、环比情况为:与上年同期相比,批发零售行业预期招聘需求增幅达到10.53%,IT互联网、金融、人才服务业等3个行业预期招聘需求略有增长,同比增幅在0%-5%之间;现代制造业保持平稳。与上半年相比,13各行业均呈现下降趋势,批发零售行业预期招聘需求降幅最大,降幅为70.21%,金融行业预期招聘降幅最小,降幅为12.7%,其它行业环比均呈下降趋势,环比降幅各有不同。

 

行业蓝灰领员工招聘指数同比、环比情况为:金融、人才服务、教育、文创传媒等行业主要以白领员工为主,在蓝灰领领域中招聘需求不旺。与上年同期相比,另8个行业预期招聘需求均有下浮,房地产、医药医疗行业分别以45.45%、28.57%的降幅位列前两位。与上半年相比,房地产行业业预期招聘需求同比下降54.77%,成为蓝灰领员工预期招聘需求下降幅度最大的行业,汽车行业、IT及互联网等行业环比降幅在4.00%-40.00%之间。
 

 

京沪招聘需求领先各大城市

 

半年度11大城市的预期招聘指数同时显示,各大城市招聘需求保持增长,北京、上海预期招聘指数以1.42%、1.42%领先各大城市;贵阳、深圳、杭州、苏州、广州、重庆、天津、成都、大连依次列三至十一位,招聘指数增幅在1.11%-1.37%之间。与去年同期相比,3个城市预期招聘需求增长,8个城市预期招聘需求略有降幅,上海、重庆、贵阳均有增幅,增幅在0.71%-0.8%之间,其余城市均呈现下降趋势,降幅在0%-0.8%之间。与上半年度相比,11个城市预期招聘需求环比均呈下浮,降幅最大为杭州、苏州(3.76%),降幅最小为上海(0.70%)。(见图4)

综合分析同比、环比数据,2017年下半年的招聘需求均有所下降,一线城市招聘需求明显高于二线城市,京沪两市优于广深;总体显示较北上广深等城市招聘需求更旺。数据显示在国家推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形势下,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对上述城市带来了显著影响;京沪两地招聘需求遥遥领先于其它的城市,与其在全国所处的特殊城市地位不无关系。

 

2017下半年度11大城市不同层次员工的招聘指数显示(见图5):从整体需求来看,金领员工预期招聘需求明显走低,预期招聘需求位列三大类员工末位,白领员工预期招聘需求较高,蓝灰领其次。在金领方面,京沪广深等招聘指数领先各城市,大连、成都、天津、重庆、贵阳位次靠后;白领方面,上海、北京、苏州等招聘指数较高,天津、大连、重庆较低;蓝灰领方面,广州、天津、苏州招聘指数最高,大连、贵阳最低。

       城市金领员工招聘指数同比、环比情况为:与上年同期相比,各城市预期招聘需求保持平稳增长,杭州、广州、上海等城市招聘需求最高,杭州增幅最大为150.85%。与上半年相比,11大城市招聘需求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大连、深圳招聘需求大幅下降,降幅为42.47%和25.58%,天津降幅最最小。(见图6)

城市白领员工招聘指数同比、环比情况为:与上年同期相比,城市白领员工预期招聘需求呈现增长势头;增幅最大的为上海和北京,分别为29.34%和17.16%,但天津和上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降幅为0.85%。与上半年相比,11大城市预期招聘需求均下降,环比降幅幅均在6.49—25.45%之间,广州降幅最大为25.45%,贵阳次之。

 

城市蓝灰领员工招聘指数同比、环比情况为:与上年同期相比,除贵阳以外,10大城市蓝灰领招聘需求均有增长,深圳、重庆增幅最大,增幅为47.79%、41.8%;与上半年相比,11大城市灰领员工预期招聘需求稳定上升,增幅为0-1.42%。

 

2017年下半年招聘数据还显示:随着我国共享经济时代的到来,2017年下半年自由职业者群体会呈现上升趋势。各大城市都出现金领员工、白领员工、蓝灰领员工灵活用工需求。金领层次员工其兼职主要来源于高校、科研院所、各大知名企业等,白领层次员工其兼职主要来源于科教文卫等专业领域;灰蓝领层次员工其兼职主要来源于社会及学生群体。
 

民营企业招聘需求高于国企外企

 

下半年度不同性质企业的招聘指数显示:不同性质企业的招聘指数均现增长,国有、民营和外资企业招聘指数增长分别为1.22%、1.42%、0.87%,民营企业招聘需求较国有、外资企业增长更快,招聘需求更活跃。

 

与上年同期相比,不同性质企业的招聘需求有增有降,外资企业招聘需求同期下降11.22%;民营招聘同期增长13.60%。

 

与上半年同期相比,国有企业、民营、外资企业预期招聘需求均下降,降幅最大为外资企业达到27.50%;国有企业环比降幅低于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数据更多的反映出近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因其用工方式的灵活性、人才市场供应的流动性保持了较高的招聘需求,国有企业受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及传统用人方式的影响其所面临的复杂环境,招聘需求总体呈现较平稳。(见图7)


 

 

中等规模企业招聘需求最高

 

下半年度不同用人规模企业的招聘指数显示:501-1000人的企业招聘指数最高(+1.28%),1000人以上的企业招聘指数最低(+1.20%)。与去年同期相比,不同规模的企业的预期招聘需求均有增有降,招聘需求增幅最大为501-1000人,100人以下的企业增幅下降-3.28%。与上半年度相比,各类规模企业招聘需求预期招聘需求同比也出现下降,总体降幅为10.57-32.63%。中小企业招聘需求低于规模企业,招聘需求的降幅较大,反映出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依然需要解决。(见图8)


 

 

共享经济开始发力

 

共享经济的持续发展, 将会对2017下半年招聘市场产生较大的影响。

 

首先,共享经济在高度机械化、纪律化、标准化的社会化大生产之外,给了供求双方更自由选择、更自由供给、更个性定制的可能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共享经济具有了“自由人”的联合意味。

 

其次,共享经济时代,在技能、人脉、服务上拥有一技之长的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智客平台等,寻找到与之相配的工作,人们可以根据自己所擅长的来自由支配自己要在什么时间什么场所做什么样的事情,根据自己的兴趣所在,制定目标,完成工作。

 

再次,在未来,全职工作不一定再是你的身份标签,或者唯一的收入来源。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当工作变成一种分配时间、置换资源的方式,共享经济已经在改变这一切。通过这些共享经济平台,你可以灵活地交换时间、技能和金钱,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甚至还可以从中交到不同圈子的朋友,获得新的技能和职业机会。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共享经济还能够提供多元化的职业道路,抵御潜在的失业风险。

 

最后,自由职业一定会成为未来中国工作的主要形式。未来经济一定是共享型的,互联网的存在逻辑是优化社会运行,让一切商业和工作模式的损耗降到最低。互联网配置资源的核心方式是共享,它配置资源的效率大大超过了市场。这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人人都在变化中寻找机遇。不需要固定的办公室、没有规定工作内容的合同,工作时间灵活可变,只要你拥有经验、技能,拥有一部手机便能为你的资源带来收入。在美国,不在特定场所去工作的人们已经占到了整个美国工作人口的三分之一,并且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着。共享经济这种“自由人”的联合形式,属于协同共享,它或许将会在很长时间里与传统商业模式共存,两者也存在一定的协作关系,虽然共享经济现在仍然是星星之火,但是必将成为改变经济格局的一个重要力量。

 

“中欧-博尔捷招聘指数”由博尔捷人才研究院与《中欧商业评论》于2010年共同推出。本次招聘指数研究,数据采集于北京、上海等11个大中城市近五千家企业(含人才服务中介机构),涉及13个行业领域及金领、白领、蓝灰领三种员工类型。  

数据采集主要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累计发放调查问卷(含电子版)1300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6380份,按照外企、国企、民企等企业性质、属性特征,对样本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反映了中国工商界精英对中国下半年人才招聘需求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