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董原创新作《人到中年,像风一样自由 》在中欧平台发表,受到广泛关注!

发布时间: 2016-10-09 11:10:17     关注: 1805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的向往”,《蓝莲花》里所唱的,正是人类对自由亘古不变的追求。诚然,人生来就是独立的个体,降临到这个世界上,我们对自由的向往出于人性,也出于本能的。

说起自由的体现,数来不过生活、工作、爱情和财富几个方面。今天,我们聊一聊工作上的自由。

对于忙碌的职场人士来说,最无奈的莫过于被不自由的工作绑住,占用了大量生活的时间,也影响了生命的质量;最渴望莫过于拥有一种理想的工作方式,不仅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想做的事情,还有大把空闲时间饮茶、会友、读书、旅游,从容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同时还能收获工作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难道这种人人乐见的理想工作方式只能停留在想象吗?中欧校友侯正宇最近观察到一个人力资源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并开拓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他说,人到中年,突然发现身边很多朋友都陷入了职场困境,他希望朋友们能通过这一模式拥有充满自由的工作。
 

 
泰戈尔曾经说过,鸟儿愿为云儿,云儿愿为鸟儿!

作为自由职业者,不会因为工作压力过大、受不了上司领导的脾气、经常加班难以顾及家庭而心力交瘁,也不会因为失去工作而没有收入,无所事事,我们有趣地活着,逃离了都市职场牢笼般的限制与约束,恢复了人性应有的感性与温度,像风一样自由,像孩子一样单纯。

先来看英美两国的例子。

美国的一项研究称:美国有超过5300万自由职业者,占总工作人口的34%,这个人群,正在迅速成长为美国最大的劳动力之一。2015年,美国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劳动者参与了自由职业,与上一年相比新增了70万名自由职业者。

在英国,有87%的获得一等或二等学位的优秀毕业生认为自由职业是最理想的工作状态。有机构预测,未来全球自由职业市场规模可能达到3万亿元左右。这就意味着,在未来的职场中,员工可能大部分都成为自由职业者,而非受雇于单一一家组织,而这一现象在目前已并不鲜见。

笔者在成文之前,也通过朋友圈做了一个超过500人规模的调查。我的问题很简单:你愿意从事自由职业吗?

调查的结果如下:
 
数据说明:接受调查的527人中,受教育程度占比分别为:专科18%、本科45%、硕士26%、博士1%和EMBA10%。
 
调查结果显示,我的朋友圈中,超过七成的都愿意尝试自由职业。而事实上,有能力的人才会更倾向于选择成为自由职业者,因为这样能把他们的能力发挥到最大,这是由于:①技术的进步使更多的工作可以远程完成;②大数据经济的发展;③移动即时端带来的便捷。
 

 
现在中国大部分的中年人面临着事业、家庭等重重危机的围困,想要突破危机、重塑自我,迈出自由的一步,需要智慧、勇气和机遇。
 
中年人的困境

很多中年人容易陷入中年危机,这种危机其实来源于一种没有目的的焦虑,他们感到迷茫。为什么年轻人不易产生“心理危机”?因为他们对生活的目的很明确,对未来充满向往,因此他无论是为了事业拼搏,还是尽情享受生活,他知道自己的方向,也敢于在风浪中搏击。
 

中年人的心理危机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事业的危机,很多中年人年过半百,却遭遇了职业上升的天花板,因此内心难免会有英雄迟暮的苍凉感;二是家庭的危机,上有老、下有小,自己的工作又分身乏力,因此常常会被家庭和工作撕扯得疲于奔命;三是对于自我的反思,我的未来在哪里?我有哪些成就?我是否享受了生活的快乐?
 

 
天花板

Lucy,外企高管,43岁。Lucy早年在国外留学,专业精通、外语流利,早年求职时,很多企业都向她抛出橄榄枝。她毅然决然选择了一家外企,外企岗位的专业性同时带来局限性,让她没有在职场上获得全面的锻炼,而外资高管清一色的外国人,也使得她的职业向上发展遭遇到了瓶颈。

外资困境

因为中国制造业企业人工成本快速上升,David所在的外企大幅裁员,并增加了加班的比重,他很害怕被裁掉,上次跟他一起喝咖啡的时候,眼睛红得像兔子,眼圈黑得像熊猫,没聊几句,就盯着手机看邮件,确认schedule,布置任务,做工作的review。

读书游学

J女士在广州工作,因为想读EMBA单位既不愿意让她请假上课,也不肯承担任何费用,她于是决定辞职来到了上海。现在,在上海一边读书,一边找工作,EMBA不仅需要大量开销,而且朋友圈的交际也要花费时间、金钱和精力。求职也遇到了瓶颈,因为企业不愿接受经常请假的新员工。

亲子教育问题和二胎

都市亲子教育热播剧《虎妈猫爸》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职场精英在孩子教育大战中的困顿:工作忙加班,没有时间辅导孩子作业?隔代教育孩子变成了霸道总裁、极品作女,娇气、自私,孩子青春期叛逆没人管?孩子和位子怎么选?

Z女士,从职业经理人到家庭主妇,35岁。

Z女士原来在一家民企做人力资源经理,从职员到经理,她奋斗了十余年,但是为了生二胎,她不得不放弃了原来的工作。虽然离职了,但是她的内心仍然难以平静,一方面是经济压力,从两个人上班养一个孩子,到一个人上班养一家人;一方面是家庭的负担,父母日益年长,而两个孩子太小没人照料。从曾经干练的女强人到家庭主妇的心理落差,自己摸爬滚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在却只能每天对着锅碗瓢盆、家务孩子,她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疲惫与老态。

到龄退休

A先生,专业工作退休人员,60岁。

他是我的老前辈、老朋友,在机关工作的时候,他是一个技术型人才,敢于创新,也勇于实践,为当地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个人也经常锻炼身体,每天步行90分钟,工作的时候,他特别积极、充满活力,影响了身边很多人,到龄退休,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空虚。

也许是因为身处人力资源行业,接触的人更多,人们也更倾向于跟我聊工作和生活上的困惑,所以我遇到的类似上面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如何突破职业上的中年瓶颈,如何解决中年人的心理危机,我开始深入思考这些问题,这也是我去年写《千帆过尽,何处安心》主要原因之一。我认为,大多数的中年问题其实都是从事业发展引发的,并进一步影响到了生活。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解决“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难题呢?
 

创业的风险你能承担吗?

有很多人为了追求自由而选择了创业,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承担创业的风险,而且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
 

根据国内一家机构研究,大学生创业只有万分之三的存活率,哈佛商学院数据统计,有一定资源的人“第一次创业成功率是23%,已成功企业家再创业成功率是34%,更残酷的是,80%的创新企业都在5年后破产”。
 

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创业可以概括为“难、苦、扛”三个字。“苦”是什么意思呢?创业就意味着完全的投入与付出,很可能从一个生活优越的中产阶层变成了从零开始的爬坡阶段。每天面临着资金的问题、公司管理的问题。顺境的时候,你希望尽快拓展;逆境的时候,你急于摆脱困难。所以这种苦,既是物质上的、肉体上的,更是精神上的,要忍他人所不能忍,却又不能保证会成功。“扛”就意味着你要负担起公司所有的责任,要对股东、员工、客户负责。即使你自己再辛苦、再难过,打掉牙往肚子里咽,想办法解决问题,鼓励下属,给他们信心。特别是在中国创业,讲究潜规则,稍有不慎,就被罚个倾家荡产。因此,不是所有人都具备领导者的素质,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创业成功的,但是大多数人都可以尝试自由职业。
 

自由职业,人到中年也能像风一样

很多人并不是没有考虑过自由职业的发展方向,但是放弃优厚的稳定薪资,要拿不稳定的收入,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自由职业的从零开始与固定工作的循规蹈矩,也让很多人徘徊犹豫。他们的借口很多:已经没了年轻时的锐气和冲动;年轻时“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现在是“上有老,下有小”;人到中年,如果没有正式工作,可能会受到社会的非议、家庭的不理解等等。

其实,自由职业不仅仅是年轻人的选择,中年人同样需要自我突破,需要追求梦想,因为他们已经具备了专业知识、社会阅历和成熟的心智,这使他们在从事自由职业的路上更容易破茧成蝶,展翅飞翔。

当然,我并不是鼓励所有的中年人都离职去做自由职业者,我认为以下原因可以促成一些人去尝试:一,事业发展遭遇瓶颈,已经没有任何的突破;二,内心确实非常向往,并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三,家庭需要他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第四,没有过重的经济负担,如果是一个每月要还高额房贷的中年人,显然不适合再做自由职业,把自己逼入绝境。

自由职业者需要具备哪些素质、遵守哪些准则呢?

 

1
真正的自由是以高度自律换来的

有一个小故事,河水嫌堤岸束缚了自己流淌,后来,它冲垮了堤岸,泛滥肆意,最终干涸了。自由的职业,并不是想干嘛干嘛,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是要用心的,只是自己做主而已,所以,不要抱着自由就是想干就干不干就散的心态。没有了朝九晚六的束缚,只有高度自律才能保证集中时间和精力完成工作,否则就会陷入自由的泥沼,无所事事,一事无成。

2
有经济基础,无过重负担

经济负担过重或者作为家庭收入唯一来源的人士不适合成为自由职业者,因为自由职业的不固定性,容易使个人或者家庭陷入经济危机。鲁迅先生曾说:“人的本性: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因此,做自由职业的起步阶段一定要有一定量的资金积累,保证自己在没有任何收入来源的情况下也能够生存。等自由职业步入正轨,才能确保自己毫无压力地享受自由!当然,如果家里的另一半能够支持,则可以毫不犹豫地去尝试。
 

3
身体健康,作息规范

自由职业的最大优势就是“自由”,但是任何东西都是“双刃剑”,最大的问题也往往是“自由”,确保身体健康,有健康的作息时间,也是自由职业者需要注意的问题。因为自由散漫,很多自由职业者喜欢“日出而息,日落而做”的反自然规律的生活方式,加上饮食无度,容易影响身体,得不偿失。《滚蛋吧,肿瘤君》里可爱的漫画女孩熊顿就是自由职业者,她的身体问题,跟她不规律的生活方式不无关系。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2013年对外宣布罹患淋巴癌接受治疗,也是因为工作压力太大,作息不规律所致。
 

4
强大的心理素质

有一部分自由职业者因为脱离了社会环境,可能处在一种“零社交”的状态,容易陷入没有存在感的虚无。要忍得了孤独,耐得住寂寞。还有一部分人承受着社会的非议和家人的不理解,也要能够扛得住这种压力,要熬得住,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5
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成为自由职业者的,只有具备专业知识技能或是具备深厚的行业经验的人才有能力尝试。比如:律师、会计、翻译等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策划师、设计师、写手、插画师等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以及行业资深人士成为企业顾问、培训师、作家、专业猎头顾问等。

 

通往自由职业的平台

现有的共享经济模式最成功的就是Uber模式,它提供了一种弹性的、可以选择的工作方式,想做的时候,门槛很低,有一辆车并且会开,不想做的时候也随时也可以选择不做,不受考勤制度或劳动合同的约束,这样轻松的心态,促使更多的私家车主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
 

中年人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如果能够充分发挥闲置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会产生不可思议的效果。自由职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我希望使用现有的客户资源和平台,助力大家成为自由职业者。基于三度人脉理论,实现共赢:利他-帮助他人;利己-自由职业的机会和优厚的收入;创造价值-为社会服务。
 

听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实践教授龚焱的课后,我得到了很大的启发,为这些有能力的中年人找到了一条新的通往自由之路,因此我创立了一个新的猎头共享平台:Boss聘。
 

上文中我提到的几位朋友,他们都不适合创业,但是他们有的通过努力实现了自我突破转换了工作,有的在我创立的这个新平台的帮助下,实现了自由职业者的转型。
 

例如,Z女士和Lucy从6月份加入BOSS聘,成为现代制造业方向的合伙人,2个月分别完成了4项业务,个人收入达到了20万,还帮助好友找到心仪的工作。她们充分发挥了自己在以前工作中积累的人脉资源和专业经验,工作起来游刃有余,收入也比原来提高了。在身边不少朋友对这个商业模式的亲身验证下,我知道,我做这个平台的选择是对的。
 

共享经济下的两家典型平台的多维度比较:

 

人人都渴望自由,渴望随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提前享受在海边钓鱼,并像哲学家一样思考人生。可是生活终需柴米油盐,只有工作才能保证生活品质。
 

既能赚钱又自由的工作,自由职业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无论睿智的你、疲惫的你、努力的你、想休息的你,都可以尝试一下这条新踏出来的通往自由的路。
 

我似清风无际绕

海阔天空任翔翱

脱去羁绊多自由

请随心动真逍遥